当前位置:主页 > 民间故事 > 传统文化 >

关于春节的诗文

类别:传统文化 | 来自:网络整理 | 发布时间:2018-06-09 | 人气值:

  1.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以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新年的气象——在热烈、喜庆的爆竹声中人们辞别了旧岁,畅饮着屠苏酒喜迎新春的到来,当新年的阳光洒遍千家万户之时,人们把门上的旧桃符换上崭新的,同时许下新年的美好愿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2.民间歌谣中有不少作品,表达了人们对春节的期待。如:

  

  老头盼年,烧酒两坛。

  

  老太太盼年,饭菜解馋。

  

  小媳妇盼年,穿花衣衫。

  

  小学生盼年,回家好玩。

  

  小姑娘盼年,绒线两团。

  

  小孩盼年,鞭炮一联。

  

  小巴狗盼年,骨肉双全。

  

  小花猫盼年,鲜鱼几盘。

  

  小马盼年,料美得闲。

  

  小鸟盼年,唱歌悠然。

  

  小草盼年,复生日繁。

  

  小虫盼年,又到春天。

  

  3.老北京过年时喜庆、热闹的情境,在老舍的文章中有一段极为生动的描写。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徕。

  

  (老舍《北京的春节》)

  

  4.宋代辛弃疾的名篇《元夕》词从篇首到“笑语盈盈暗香去”的大半篇幅,写尽了灯节的热闹场面,画出了一幅社会风俗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图片素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