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天下奇闻 > 历史解密 >

北宋皇陵在哪?北宋赵匡胤陵墓介绍(2)

类别:历史解密 | 来自:网络整理 | 发布时间:2014-11-28 | 人气值:

皇帝陵、皇后陵分别设置有上宫、宫城和地宫三剖分。上宫又有鹊门、乳门、神道和石雕造像四部分。鹊门由由两座鹊台组成,是进入宫城的第一道门。东西间距42米,底平面为方形,底部为夯土筑造,外包蓝砖,垒成一个7米的高台,上部是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宋式楼观。

自鹊台往北134米处有两座离乳台,这两座乳台组成进入宫城的第二道门---乳门。东西间距43米,整体为三出阙,这是只有皇帝陵才能使用的建筑格式。

这些鹊台、乳台包括帝陵、宫城部分的楼阙建筑,除了夯土筑的台基是原来遗存之外,顶部都是在经过考古发掘之后又在原建筑遗址上按宋代营造法式修复起来的。

神道-----进入皇陵宫城的通道

在神道的两侧列有对称的石雕造像,这些石雕造像都是北宋从建筑陵园开始一直遗留下来的,原物原位饱经沧桑,近千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皇帝陵一共有60件石雕。其中,望柱也叫“华表”或“擎天柱”。是一对竟求吉祥如意的顶天立地的八棱柱石雕。象和驯象人各2件。大象在古代被称为“象神”,放在帝陵之前,寓意求得皇家江山稳固和万象更新。瑞禽2件。它既是宋陵独有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石雕艺术的珍品、绝品。全世界共有十四件,全都放置在巩义的北宋皇陵,外观上看是一块长方形的石屏,通身雕以层叠多变的山峰云气,正中置一只硕大的神鸟,并且这只鸟由马头、龙身、鹰爪和凤凰尾巴组合而成,在它身下雕刻的是一个个原始山洞,其中一个山洞内萎缩着一只怪兽,吓得吓得浑身发抖。而瑞禽放在帝陵之前,是福瑞、吉祥的象征,寓意它能够降妖驱魔,确保天下太平。

马与控马官。马4件,控马官8件,北宋丘陵设置仗马与控马官,是宋承唐制,纯粹是为了仪容,充分显示宋王朝的强大军威。石虎4件。在陵墓前放置石虎有很多种说法。据《风俗通》记载:“墓上树柏、路头石虎”。雕刻石虎是为了辟邪,迷信的说法,地下有种地鬼叫做方相,这种地鬼专门吃死人的脑浆和肝脏,可是地鬼又惧怕老虎,怕闻柏树的气味,所以陵墓前通常放置石虎,还要种植柏树,以求对墓主人的保护。石羊4件。在甲骨文中“羊”与吉祥的“祥”字是财一个字,取吉祥之意。客使6件。又叫进宝官,也就是象征各国的外交使节,他们双手捧的是进贡的宝物,有珠宝、犀牛角、珊瑚等。据史料记载,当时与北宋友好往来 的国家有20多个,有印度、阿富汗、斯里兰卡、越南、缅甸等。陵墓前设置客使,象征着宋王朝当时对外友好往来的真实写照。

北宋皇陵在哪?北宋赵匡胤陵墓介绍

文臣武将8个。神道两侧设置有四个文臣、四个武将,俗称“八大朝臣”,皆头戴五梁冠,身穿朝服、腰束玉带,文臣手捧笏板,武将双手按剑肃立,这种排列形式是宋代大朝会时排除站班的真实情景,而文臣在内,武将在外,这则是北宋统治者“重文抑武”思想的真实反映。门狮,有四对,置于东西南北四神门之外,除南神门外是一对走狮之外,其余的都是蹲立状的狮子。雄者张口怒目,昂首卷须,雌者披须静立,形象温顺。显示也宋皇权的威严和宋丘陵的神圣不可侵犯。

镇陵将军两件。全身披甲,按剑肃立,从局部雕刻来看,眉端紧锁,双眼向下,表现出忠于君王不胜悲哀之神态;甚至从背影来年,也能令人感受到那种哀悼的心情,由于衣纹刻划细致,保存完好,为研究我国宋代服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阙庭两座。分别位于皇帝陵宫城的南神门外东西两侧。东阙庭去掉了东北角,西阙去掉了西北角。本来定制的九间皇家建筑,变成八间。据说,这里面还有一层很有意思的含义:说是皇帝生前已经察觉到自己在治理朝政和生活方面和庶民一样也存在有一些不周到不完善的地方,于是便吩咐下人,在他死后为他营造皇寝时,在南神门前设置这样分别少一个角的两个阙庭,表达皇帝深深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西阙庭的作用是每逢大典,当朝执政皇帝及王公大臣们祭祀皇陵,整理服饰或短时间停留休息的地方。东阙庭则是存放供奉皇陵使用的大量祭品。

宫人。也叫太监或内侍,帝陵宫城共用四个,分别位于南神门和陵台前,象征传喻皇帝旨意和侍奉皇帝的意思。他们的女性特征尤为明显,双手执球杖或垂于胸前,充分显示出了小心翼翼供奉皇帝的一副奴才像。南神门下的两个叫宫门太监,靠近陵台的两个叫贴身太监。

宫城整体呈正方形,每边长250米,有东、南、西、北四个神门,八个门阙,四个角阙,相互之间用5米多高的神墙连接,面积有100多亩大。宫城是严格按照九宫格的形式将宫城平面划分成九部分,陵台位于正中一格,寓意九九归一。北宋皇陵的陵台呈三层覆斗状,底部呈正方形,陵台之前建有宏伟庄严的献殿;殿内陈设有所谓阴曹地府的辟邪物,是后代皇帝、王室、陵使来陵园举行祭祀的殿堂。

图片素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