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学文化 > 传统常识 >

谭嗣同绝命诗中的历史典故(2)

类别:传统常识 | 来自:网络整理 | 发布时间:2018-08-05 | 人气值:

  三天之后,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日(中秋节的前两天),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六君子”被押赴菜市口刑场,未经审讯直接砍头。据说,谭嗣同在临刑前从容多于慷慨,没有激越之气,没有畏惧和悔恨,也许连乞求刽子手“给个痛快”都不屑于一说,只是让一个声音划破了寂静的长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没有想明白的是,这要杀的“贼”到底是谁?又为何“死得其所”?

  

  心苦后人知对于谭嗣同的死有多种解释:为了要对支持变法维新的人有所交代;为了报答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为了要大家支持变法继续走改良的路;为了证明改良的路走不通而必须走革命的路;为了害怕连累家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视死如归的态度是非常难得的。殉道者能够做到如此,显然需要从内心里发出强大的力量才行。这内在的力量来源于他的信仰,而他信仰的内容究竟是要改良还是要革命却是后人难以破解的谜团。有人认为他是改良派,他为他的信仰殉道,而不是信仰的内容。因为要深究那内容,也许会觉得他的死并没有多大意义。他一直反对愚忠,反对糊里糊涂地为皇帝而死。“止有死事的道理,绝无死君的道理”。

  

  他为了他的信仰本身。也有人认为他是革命派,他血淋淋地证明中国唯一的前途就是革命,改良是一条行不通的路。因为保守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倘若革命党看到谭嗣同的死,也会认识到改良主义在中国的不可行,从而会更加坚定地走革命的路。“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这是袁崇焕的两句诗。谭嗣同与袁督师的命运大不相同,谭嗣同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赏识,他也把这位热衷于变法维新的年轻皇帝当作知己,所以有人认为他“士为知己者死”。他在劝梁启超出走时曾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慷慨成仁易,从容就义难。前者总是处于事件的高潮点上,目的单纯,更容易有勇气,不会三心二意,反正也要一死了之,无所畏惧。后者往往是在事件处于冷静时发生的,要经过复杂的思考而自愿选择殉难,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殉道者,谭嗣同死得慷慨壮烈,死得从容不迫。其实,谭嗣同原本可以不死,许多种记载都说他不必去死。他是自愿送去给别人杀掉的。

  

  《华严经》有“回向品”,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回到入世,为众生舍身。如果不把失败孤立来看,而是把失败当成成功的一段,当成是成功必经的阶段。那么,这便可以称为是一种“成功的失败”。为了永恒,一时撒手。有的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不能从大局出发,不肯轻易抛下自我;有的人义气用事,贸然做出牺牲,并没有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太多太多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都终究被滔滔滚滚的历史长河淹没。而谭嗣同,被称为“千百年来中国第一真男人”。

  

  郑师渠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关于“诗界革命”的论述中曾这样评介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一诗:“充分显示了这位激进的维新志士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就这首诗而言,是作者志意的反应,有激昂慷慨,有悲壮从容,也有无奈和期待。用典贴切,一气呵成,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举世最惜者,死,而其不知惜也,这正充分体现出谭嗣同的痴。痴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信仰的执着,甚至执着到不怕流血牺牲的程度。在今天,我们也许不必采取如此惨烈的方式以身殉道,但是这种对信仰执着追求无怨无悔的精神却不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愿昆仑正气长留天地之间。

您可以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图片素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