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阅读 > 故事大全 >

[民间故事] 三根拐棍(2)

类别:故事大全 | 来自:网络整理 | 发布时间:2018-11-13 | 人气值:


  郭长庚没猜错,皇帝朱元璋残暴多疑,早就对胡惟庸起了疑心。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找了个借口,把胡惟庸定成谋反罪,将其满门抄斩。胡惟庸死后,朱元璋继续追捕他的余党,胡惟庸的门生故旧一个个倒了大霉。
  
  就在这当儿,有御史向朱元璋告密,说胡惟庸五十大寿时,礼部侍郎郭炯给他送过重礼,郭炯是胡惟庸的死党。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人立刻彻查。可查到最后才发现,当时郭炯只送了一根普普通通的拐棍,银价还不足二两。这下谣言不攻自破,郭炯非但没被治罪,反而赢得了不畏权贵的美名。
  
  郭炯死里逃生,长舒了一口气。庆幸之余,他更加佩服父亲的深谋远虑。
  
  2。发财
  
  转眼过了两年,又赶上马皇后五十寿诞。此时,郭炯已攒了不少银子,他决定,好好办一份贺礼送进宫去,拍拍娘娘的马屁。
  
  于是,郭炯来找父亲,求教该买什么样的礼物。
  
  郭长庚说:“和上回一样,再买一根木头拐棍。”
  
  “还,还买拐棍?难道马娘娘也高处不胜寒?!”郭炯吃惊地问。
  
  郭长庚摇了摇头,说:“马娘娘和皇上是患难夫妻,地位牢固得很,她没有这种忧虑。”
  
  “那为什么送拐棍呢?”郭炯大惑不解。
  
  郭长庚解释道:“据我所知,马娘娘体弱多病,一天到晚药罐儿不离身,看这情形,她最渴望的莫过于健康长寿。送去一根拐棍,预示着娘娘能活到拄拐的那一天,她肯定打心眼里高兴!”
  
  听了这番分析,郭炯连连点头。他毫不迟疑,立刻买来拐棍,装入锦盒送进宫去。
  
  第二天,几个太监抬着一口大箱子,笑眯眯地来到了郭家。领头的太监告诉郭炯,娘娘对那份贺礼非常喜欢,特意赏给郭侍郎六百两黄金。
  
  第二次送拐又大获成功,郭炯乐得眉开眼笑。
  
  3。入狱
  
  岁月匆匆,一晃过了十年。此时,郭炯已做到礼部尚书,成了朝廷重臣。郭长庚因为思念故土,就离开儿子,回家乡安度晚年去了。
  
  这年十月,恰逢朱元璋六十六岁寿诞,大明朝举国欢庆。皇帝做寿,文武百官不敢怠慢,他们千方百计置办贺礼,一个个忙得四脚朝天。
  
  但是,礼部尚书郭炯却非常轻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前两次送礼让自己升官又发财,这回郭炯不假思索,又买了根红木拐棍,屁颠屁颠给皇帝送了去。
  
  送完寿礼,郭炯美滋滋等在家中,盼着朱元璋龙颜大悦,自己好加官进爵。
  
  这天,郭炯正在书房品茶,忽听府门外人声鼎沸。不一会儿,一个家丁气喘吁吁跑来禀报,说皇帝的圣旨到了。郭炯喜出望外,忙命仆人去厅堂摆设香案,准备接旨。
  
  然而,当郭炯兴冲冲走进厅堂时,却发现情况有点不妙。因为,来传旨的不是笑眯眯的太监,而是凶神恶煞的锦衣卫。
  
  看见郭炯,锦衣卫头目高声喊道:“礼部尚书郭炯接旨!”
  
  郭炯赶忙伏在地上。
  
  锦衣卫头目打开圣旨,一字一句念了起来:“郭炯以敬献寿礼为名,含沙射影诅咒君王,用心恶毒之极,着令锦衣卫收监问罪……”
  
  郭炯听了,吓得魂不附体,哆哆嗦嗦辩解道:“冤,冤枉,实在冤枉啊!……”
  
  锦衣卫哪有工夫听郭炯喊冤,哗啦一声给他套上枷锁,连推带搡押入了囚车。就这样,郭尚书糊里糊涂进了大牢。
  
  郭长庚闻讯,连夜从家乡起程,心急火燎赶到了锦衣卫大牢。
  
  见到父亲,郭炯哭丧着脸问:“爹爹,前两次送拐我升官又发财,为何这次送拐却锒铛入狱呢?!”
  
  郭长庚跺了跺脚,叹道:“你不分青红皂白,只会依样画葫芦,所以才落到这一步!”
  
  接着,郭长庚附在郭炯耳边,悄声说出了不能给皇帝送拐棍的原因:
  
  朱元璋已垂垂老迈,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目前大明朝却内忧外患。首先,太子朱标死了,他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年仅十五岁,根本压不住阵角。其次,元朝残余势力在关外蠢蠢欲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只得强打精神,竭力装出身板硬朗的样子,亲自处理各种危机。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郭炯赶着去送拐棍,等于告诉普天下,皇帝已经老了,不中用了。朱元璋看见那根拐棍,能不怒火中烧吗……
  
  听到这儿,郭炯终于弄清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原因。
  
  这时,郭长庚摸着儿子的头,感叹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虽然满腹经纶,可惜人情世故这本书却没有读透!”

图片素材
热门图文